九旬历史学家王赓武,如何书写从江南到南洋的家族故事
一位一生都在研究“大历史”的历史学家,为什么会在90岁的时候,转身来写自己的家族故事?
(资料图片)
第19届上海书展期间,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仇鹿鸣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以“大时代与小人物”为题,介绍了海外历史学家王赓武和他的妻子林娉婷合写的《王赓武回忆录》,并向现场读者分享了何为历史学家眼中好的个人回忆录。
今年93岁的王赓武出生于印尼泗水,少年时期在英属马来亚的怡保度过。王赓武的父母分别出身江苏泰兴和镇江的大家族,和当时大多数华人一样,他们都以为海外只是中转站,一心想着待到局势好转,就回到中国。为了能在经济上有能力回国,他们甚至只养育了王赓武一个孩子。
当时在南洋的华人,绝大部分都从事辛苦的底层工作,子女也被送进华文学校。王赓武的父亲王宓文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他让王赓武自小在当地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在家又像传统的士大夫家庭一样,传授他中国古典教育。后来,因日军入侵东南亚,王赓武不得不辍学。此后有几年时间,他都在街头游荡,学会了广东话、马来语、客家话、闽南话,对殖民地错综复杂的“华人性”有了最初的领会。
1947年,王赓武一家终于抵达南京,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家乡安居下来,后来王宓文病重,夫妻俩提前返回马来亚。1948年底,王赓武也因为内战而被迫中断国立中央大学的学业,返回怡保。遥望多年的故园彻底远去后,王赓武不得不重新寻找家国认同。他试图让自己认同于即将解除殖民统治的马来亚,来到新加坡的马来亚国立大学就读,并在那里遇见妻子林娉婷。她比王赓武小3岁,生于上海,在槟城和新加坡长大。
王赓武的回忆录共两卷,上卷《家园何处是》回顾了对他影响至深的父母家世,以及在南洋的童年和青年成长经历,其中一部分内容来自母亲丁俨的记录。1993年,丁俨在临终之际,将1980年用极为工整的小楷完成的《略述我五十年之回忆》留给王赓武。“她说她有好多人生故事想让我知道,但我们从未久坐长谈,因此无法好好把故事告诉我。我满怀悲伤捧读回忆录,因为从未听母亲当面讲述而错过了她人生里的好多环节。”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讲述他们青年时期在马来亚、英国求学,学成后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治学与生活,在不确定的时代洪流中,如何最终找到“家”的归宿感。
在谈及写作缘起时,王赓武说,他和父母同住一城的时间,除开1948年间的9个月,只到19岁为止。他觉得应该告诉自己的三个孩子,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父辈那个年代的不同,同时,回忆录也是为自己而写,“因为过程中我努力回想父母当年的样子”。
之所以决定把这些本来很私人的家庭故事出版,是有一次王赓武在新加坡碰到一群文史工作者,他们让他意识到过往历史里的个人层面。“我大半辈子都在研究历史……然而我感兴趣的道理总是如此宏大,甚至令人生畏。即使读到王侯将相和市井小民的人生,我看待他们时也保持批判的距离,希望从中学得更大的教训。”但这些从事文史工作的朋友提醒他:“我们夸夸谈论历史的重要性时,其实无感于亲身经历某一历史时期的人们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我们往往诉诸文献,试图以此捕捉苦与乐的时刻,尽管这有助于我们想象他人过往的片段,但我们太缺乏人们实际经历的故事。”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写作,鼓励更多人分享人生。
“上卷英文版标题是‘HOME IS NOT HERE’,翻译得很好,‘家园何处是’,就是我的认同不在这儿,在哪儿?不知道。这是一个很沉痛的话题。到了下卷,写大学、婚姻生活,以及职业生涯,题目就变成了‘HOME IS WHERE WE ARE’,我们在哪儿,家就在哪儿,用后来70年回答了前面20年的困惑,这是全书非常动人的地方。”罗新说。
此次讲座的题目“大时代与小人物”,是罗新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陈飞雪一起商量的。他解释说,王赓武在学术等级制度里面,当然是大人物,但跟政治上的大人物、财团老板,特别跟他所在的时代、他所关怀的问题比起来,就是小人物,力量有限,对历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大时代’是我们很难扛得住的,比如突然新冠就来了,没有人能扛得住它,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行为、行动,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动负一定的责任,要怎么样过完自己的人生。王赓武当时所处的环境,不比中国内地同代知识分子面对的环境恶劣,但他最后成为东南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华人学者,他的性格、特点,都是很有意思的。”
活动现场,一位读者还问,历史学家写自己的历史时,是不是会写得更好?罗新否认了。他说,历史学家写的回忆录中,像《王赓武回忆录》这样的吸引他阅读的作品其实比较少,很多人容易陷入“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进入正史去”的史学观,觉得一生没有经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没有什么值得写的。
罗新说,近年来他读过的最好的回忆录,就是《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杨苡先生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史家,或者历史学家,学术生涯也有很多遗憾,她就是个很好的翻译。但是那本回忆录我觉得是她一生当中最好的作品。她记忆力更是惊人,那么多细节,那些细节是很棒的,未来的历史学家一定会引用。所以受过史学训练不一定写得很好,他们被自己的专业判断、被自己的价值观所束缚,更多要考虑记忆的价值,考虑史学价值,这一来就限制他们对自己的记录。”
针对近年来日渐兴起的民间个人史书写,罗新也认为,写得好坏与是否受过史学训练、是否在学术体系下工作关系不大。“杨本芬的‘秋园’三部曲我觉得就是很有意思的作品,它们当然叫小说,但我们知道其实写的是真实的历史,只不过换了一种方法而已。”
他说,要是十年前,《秋园》这样的书是不会出版,且一版再版的。“有些书被人注意到,是时代的原因。这十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普通人、小人物,都把遭遇过的种种不幸说出来了。任何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一定是呼应了时代的某种需要。”
《王赓武回忆录》
(上卷《家园何处是》,下卷《心安即是家》)
[澳大利亚]王賡武、林娉婷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关键词:
责任编辑:宋璟
-
九旬历史学家王赓武,如何书写从江南到南洋的家族故事
-
日籍华人大量回国,希望中国重新接纳,看我们日子好了想回来?
-
重庆将在1年内力争重点行业企业工伤事故发生量减少10%以上
-
重庆二手房首付比例(重庆二手房首付几成)
-
斗破苍穹:美杜莎女王cosplay,展现柔情与邪恶的绝美对立境界!
-
化身“引导员”让垃圾“各就各位” ,青浦城管助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
监管要求银保渠道 佣金“报行合一”
-
四部门部署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
星途文化艺术展播活动(星途文化艺术展播活动)
-
合肥百大集团与古井贡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香港财库局:继续联同监管机构加紧筹备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
都市青年的“爱与哀愁”《一路朝阳》有共鸣有遗憾
-
双环科技(000707.SZ)发布半年度业绩,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42.11%
-
“北极鲶鱼”调查5个月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令人无奈
-
小米mix3突然充不进去电了
-
福耀玻璃:连续6日融资净偿还累计5499.16万元(08-25)
-
新华全媒+丨保人饮、补秋粮、挽损失……甘肃各地多措并举积极抗旱
-
贸易下滑拖累经济,德国二季度GDP原地踏步
-
南京市教育局官方网(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
-
率土之滨桌面版打不开(率土之滨桌面版)
-
首部杀猪盘女性反杀电影“诈”场!周冬雨《鹦鹉杀》定档9月15日
-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抽检培训
-
社区卫生机构延时服务已惠及421万人次
-
百名萌娃进警队,交通安全课堂开课了
-
Bonpoint邂逅惊喜,优衣库层出新意 | 是日美好事物
-
frugality翻译(frugal)
-
天津三家金融部门发文支持灾后重建:充分保障各类主体复产复商金融需求
-
漱玉平民(301017):8月25日北向资金增持10.07万股
-
郑州民生银行2024秋季校招公告
-
火车意外险怎么买?多少钱?
-
火龙果怎么种植(火龙果怎么种)
-
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泗水县生态新城污水处理厂项目中标通知书
-
8月24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
-
2023成都车展坦克400Hi4-T展出在哪个馆?
-
本周盘点(8.21-8.25):万兴科技周跌5.14%,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1.40亿元